“二子乘舟”的故事很难讲
<?xml:namespace prefix = o ns = "urn:schemas-microsoft-com:office:office" />

Jack Zhai

 

【故事就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】
卫国是春秋时代的大国,卫宣公即位,就迎娶了自己的庶母夷姜
(
父亲卫庄公的小妾,也许是夷姜太漂亮了吧,宣公也管不了那么多了
)
。夷姜为宣公生了个儿子叫公子急,很快立为太子。随着太子一天天长大,宣公准备为他迎娶齐国的公主宣姜,结果迎娶儿媳时,看到宣姜太漂亮了,这个家伙又忍不住了,干脆自己纳了妾,气得公子急只能眼巴巴看着老爹入了洞房。
(
卫宣公很有意思,不仅娶庶母,而且娶儿媳,这样的人物历史上还是不多的
)
。当然,有新欢就不要旧爱,夷姜被打入冷宫。日月如梭,宣姜又为卫宣公生了两个儿子,公子寿与公子朔。
不管嫁给谁,女人总要为自己的将来打算的,“母凭子贵”,宣姜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的儿子被立为太子,当然公子急就是最大的障碍,所以无论公子急多么孝顺父亲与后妈,宣姜都要废了公子急,这可是政治问题。女人最大的本事是枕边风,尤其是漂亮的女人,在得宠的时期,这种方式奏效的概率极高。宣姜不断地在宣公耳边说太子的坏话,假话重复几遍就分不出真假了,当然宣公也未必意志坚定,总之是最后说服了宣公。
但要直接废除太子,宣公也怕大夫们反对,就策划了一个暗杀的计划:宣公先令公子急出使齐国,再指使强盗在边境上截杀他。
这件事让公子寿知道了,本来这是为他成为太子而设计的,他是最大受益者,只要站在一边看就好了,但他对父亲的做法很反感,对王位也不热衷,相反对太子哥哥很崇拜,看见自己的偶像有危险,当然不顾一切,发疯一样跑去告诉公子急,让他赶快逃走。弟弟迷恋偶像,有些傻,哥哥也一样,看来都是一位老师教育的。公子急意志坚定,非但不同意:还说道“不遵从父亲的命令,不是儿子应该做的;不遵从君主的命令,不是臣子应该做的。”即使是去送死,公子急也从容不迫,大义凛然。公子寿不能说服哥哥,更加难过。傻人有傻办法,就在公子急出发的时候,公子寿为他设宴送行,并故意把他灌醉了,自己穿上哥哥的衣服,打着公子急的旗号出发了,很明显就是自己替哥哥去死。
强盗们不认识公子急,看见旗号,一哄而上,就把公子寿给杀了。公子急酒醒后,急忙追赶公子寿,但还是晚了,他抱着公子寿的尸体大哭,异常悲痛地对强盗们说:“你们要杀的是我,公子寿有什么罪?你们不知道错杀了他,也没有完成父亲交给你们的任务,只有杀了我,你们才能回去交差啊。”
拿钱干活,强盗们当然不客气,又杀了公子急。结果公子寿就白白地牺牲了。
事情的结局很悲惨,但符合政治目标,宣姜虽然也失去了一个儿子,但公子朔成为太子,就是后来的卫惠公。
后人很是为这兄弟二人悲哀,也为他们的兄弟情深而感动,做诗《二子乘舟》纪念他们:“二子乘舟,泛泛其景。愿言思子,中心养养!二子乘舟,泛泛其逝。愿言思子,不暇有害?”(
摘自网上的翻译:二子乘舟去出游,随波荡漾影悠悠。每当想起弟兄俩,心中涌出无限愁。二子乘舟去远方,随波飘荡影无踪。每当想起弟兄俩,愿无差池和祸殃。)

 

读完这个小故事,让我感慨的是,在那个被孔子称为“礼乐崩坏”的时代,人们都是怎么生活的呢?是个性的极度张扬?还是哀其不幸、怒其不争?正是那个时代,历史学家称为“百家争鸣”,也正是那个时代,让中国完成了从奴隶时代到封建时代的转变,让中国成为当时人类文明最为发达的代表,也成就了后来的秦汉大帝国。
忠于领导,还是替天行道?都是自己选择的。
公子急是忠于老爹,公子寿是忠于哥哥,这种无条件的服从是很多人的选择,可以称为是傻到家的“愚忠”。但这种愚忠,却是很多善良人效仿的“楷模”,也为儒教与后世的君主极力推崇,“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”、“军人以服从为天职”,这样的“忠臣”后世也很多,杨家将、岳飞
都是这样“凄惨”地被宣传了很多年。

 

我们不妨来做个选择题,站在不同角色,看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:
Ø 
卫宣公:如果你就是这个大坏蛋,也不好做,都是自己的亲儿子,漂亮老婆的话可以不听吗?选择难,但总要选择一个;
Ø 
宣姜:自己的儿子不成为太子,卫宣公一死,自己命运由谁决定?能活着也许都是一种奢望,为了自己的将来,必须这么选择。刘邦死后,吕后是怎么做的?
Ø 
公子急:被抢老婆的伤痛的确难以让人接受,平安不是福,还要搭上自己的小命。绝对服从
---
这种选择是忠君可嘉呢?还是没有得到爱情的落魄呢?还是自己根本没有能力管理这个国家,不如让贤了呢?关键是,自己太子的地位岌岌可危,又没有自己的势力集团,自己可以选择其他吗?
Ø 
公子寿:哥哥是偶像,也是自己的榜样,在榜样面前,自己的能力还值得一提吗?要是他知道了牺牲自己也不能挽救哥哥,他还这样选择吗?
Ø 
公子朔:两位哥哥都是“大仁大义”,继承国家的重任就落到自己的肩上了,啥也不说了,无为而治吧。
Ø 
路人甲:两位公子真傻,卫宣公这样道德沦丧的家伙,居然还做国君,还不如我这个农民呢,造福百姓可能谈不上,但无为而治,让百姓修养生息总是可以的吧。后来的刘邦就是榜样啊。
Ø 
路人乙:这个国家没有希望了,君无道,臣愚忠,我学了这么多的圣贤书,还是到其他国家去效力吧,学而不用不是白瞎了吗?天下本是一家,服务谁都是为了天下,职业一点吗。

 

春秋初期的卫国,还是很强大的
(
卫国是周王朝的核心地区,国都在商朝的旧都朝歌。这个地区先封给商纣王的儿子武庚,后来叛乱被灭,周武王的弟弟康叔被封到此地,因处于周王室的京畿防卫要地,称卫
)
。春秋中期,卫国内乱不止,很快衰落。但卫国是个出人才的地方,为了功名利禄,大多成为服务他国的“职业打工者”,著名的如商鞅、韩非

 

悲剧本身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悲剧在现实中不断地被重演。